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15章 暴利!老朱态度大转变!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415章 暴利!老朱态度大转变!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15:35:30 来源:源1

第415章暴利!老朱态度大转变!(第1/2页)

面对朱高炽的揶揄,老朱在心里把这念头骂了个狗血淋头。

现在别说禁海,谁要是敢动海贸的一根手指头,他第一个抄了对方的家!

这海上流的不是海水,是白花花的银子,是大明的气运,别说倭寇来扰,就是天塌下来,也得先把这海贸的路子护好了!

朱高炽见他这副模样,知道目的达到,偷偷冲太子标挤了挤眼。

太子标忍着笑,连忙打圆场:“父皇说的是,海贸利国利民,该好好经营才是。回头儿臣就让礼部拟旨,晓谕沿海诸省,全力配合市舶司,谁要是怠慢了,按通敌论处。”

“就该这样!”老朱余怒未消,又道,“再让工部加把劲,上海的港口、船坞都给朕赶工期,明年这个时候,朕要看到更大的宝船下水,要让咱们的船,把这聚宝盆里的宝贝,源源不断地往回拉!”

说着,他脸上的臊红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抑制不住的兴奋,眼角的皱纹都因这股劲头舒展开来。

先前对海贸的那点疑虑,什么“倭寇袭扰”“海疆难防”“耗费钱粮”,早被这四千多万两银子冲得烟消云散,连点影子都没剩下。

现在满脑子都是怎么把这生意做得更大——是不是该再派几支船队去探新航线?南洋的香料、西洋的宝石,能不能也用宝钞结算?

天津的港口是不是该再扩建两倍,让更多的商船进来?水师的战船是不是该造得再大些,把那些敢跟大明抢生意的番邦船队都镇住?

老朱甚至开始盘算,这四千多万两只是开始,明年是不是能冲到五千万?后年能不能破六千万?

这些银子该怎么花——陆军的火器得更新,水师的船坞得扩建,北方的粮仓得填满,还得给百姓减免些赋税,让他们也念叨念叨朝廷的好。

越想越觉得浑身是劲,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带兵打仗的日子,眼里闪着要把天下财宝都揽入怀中的光。

什么海禁,什么顾虑,在白花花的银子和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面前,全成了不值一提的废话。

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让这海贸的轮子转得再快些,让更多的银子像潮水一样涌进国库,把大明的根基垫得再厚些、再稳些。

朱高炽看着老朱这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心里乐开了花。

这可都是他一手缔造的金融体系啊!

从最初提出东海贸易圈,到远征倭国,再到用宝钞结算,到逼着朝鲜、倭国商人就范,再到让宝钞在东亚海域成了硬通货,每一步都按着他的盘算走。

他要的从来不止是眼前的关税和贸易利润,而是要借着这张薄薄的纸片,把大明的经济影响力扎进周边诸国的骨头里。

让他们赚大明的钱,就得用大明的钞;要用大明的钞,就得看大明的脸色。

久而久之,不用动刀兵,这些国家的朝堂决策、民生经济,自然会向大明倾斜。

现在看来,这体系已经稳稳立住了——宝钞局里堆积的白银是明证,番邦商人对宝钞的敬畏是明证,连户部都不再为饷银发愁也是明证。

这可比单纯打赢几场仗实在多了,一场胜仗能占几座城,可这套金融体系,能让整个东亚的财富顺着贸易的河流,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明。

朱高炽甚至已经在盘算下一步了,等南洋、西洋的商路通了,就把宝钞结算的规矩也推过去,让香料、象牙、宝石的交易也用宝钞来算,到时候,大明的纸钞,就能在更广阔的海域里,替朝廷圈来更多的疆土和财富。

想到这儿,朱高炽的笑意更深了,这才是真正能让大明长治久安的根基啊。

此刻他看着老朱这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心里也乐开了花。

他太清楚老朱的性子了,一辈子吃过太多苦,对“安稳”二字看得极重,海疆在他眼里从来都是风险多于机遇,想让他松口开海,比让陆军将领转去水师还难。

先前多少次在朝堂上,一提及海贸,一提及开海,老朱总忘不了念叨倭寇的隐患、造船的靡费,能让他转变态度,这四千多万两银子的分量,比任何奏折都管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5章暴利!老朱态度大转变!(第2/2页)

要改变老朱固有的想法不容易,他那套“重农抑商”、“守土安疆”的念头,是打濠州起兵时就刻在骨子里的,可在实打实的利益面前,再顽固的观念也得让路。

毕竟,银子不会说谎,国库充盈了,军饷、赈灾、基建才有底气,这比空泛的“祖制”“规矩”要实在得多。

这禁海的口子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商船会越来越多,航线会越伸越远,从东亚到南洋,再到更远的西洋,大明的丝绸、瓷器会换回来更多的白银、香料、象牙,更会让“大明宝钞”的名号响彻海域。

到那时候,大明就不止是陆地上的强国——陆军能镇住草原,水师能掌控海洋,贸易能笼络诸国,经济、军事、影响力环环相扣,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天朝上国”。

朱高炽甚至能预见到,用不了几年,水师的宝船会遍布远海,沿海的百姓会靠着海贸过上好日子,而那些曾经对大明心存觊觎的番邦,在贸易的纽带和舰队的威慑下,只能乖乖俯首。

这才是他想要的大明,一个能在陆地上扎根、更能在海洋上翱翔的帝国。

老朱忽然看向朱高炽,眼神复杂得很:“你这胖小子,当初说要搞什么贸易圈,朕还怕你赔了本钱,没少在御书房里骂你异想天开。那时候总琢磨,造船要银子,养舰队要银子,万一海路上出点岔子,岂不是肉包子打狗?现在看来……”

他顿了顿,脸上的严肃渐渐化开,突然咧开嘴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朕的眼光,是真不如你啊!”

“皇爷爷说笑了。”朱高炽赶紧摆手,额头上的肉都跟着晃了晃,“这都是靠着宝船舰队镇场子,水师将士带着船队往港口一站,那些番邦哪敢炸刺?还有朝鲜、倭国本就仰仗咱们的物资,不敢不听话,不然哪能这么顺?说到底还是皇爷爷威加四海,他们才不敢耍花样。”

朱雄英在旁边拍着小手,脆生生地喊:“高炽厉害!有了这些银子,是不是就能多造些像宝船那样的大战船,多招些水兵了?将来我也要跟着船队去看看大海!”

“那是自然。”太子标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指腹蹭过他额前的碎发,“有了这三千万两关税,水师学院的校舍、器械不用愁了,奴儿干都司的港口挖深、筑堤、建船坞,银子都够了;皇室牵头赚的这一千二百万,正好补进内库,给北疆的边军换厚实的冬衣、买精壮的战马,往后户部再想哭穷,朕第一个不答应。”

老朱站起身,在廊下踱了几步,皂色的龙纹朝服随着动作轻轻摆动,忽然停在一株石榴树前,回头道:“不行,这事儿还得再盯紧点!关税三千万两,不是小数目,得派最可靠的人去管——让都察院挑几个干净利索的御史,去市舶司盯着,账本要一笔一笔核,银库要一日一清点,别让底下人敢伸手贪墨,谁要是坏了规矩,朕扒了他的皮!”

他顿了顿,语气更沉了些:“还有那些勋贵的商号,赚了钱是好事,可也得立规矩。让兵部和户部联合拟个章程,他们的船什么时候出海、带什么货、换什么东西,都得在官府挂号;买卖赚了钱,该交的税一分不能少,不许仗着是皇亲国戚就偷税漏税,更不许强买强卖欺负番邦商人,坏了咱们大明的名声和贸易的规矩。真要是出了岔子,不管是谁,朕都一视同仁!”

太子标点头应道:“父皇说的是,回头儿臣就让两部去办。规矩立在前头,才能走得长远。”

朱高炽也附和:“皇爷爷考虑得周全,贸易圈刚起来,根基还不稳,是得防着蛀虫。另外,市舶司的官儿也得轮换着来,三年一调,免得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跟商人勾连起来做手脚。”

老朱瞥了他一眼,嘴角带着点笑意:“还是你想得细。就这么办——银子要赚,规矩更要守,不然这聚宝盆,迟早得让人给砸了。”

说罢,他又望向东南方,像是能穿透城墙看到远方的大海,眼里满是势在必得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